历史沿革

鸣沙山

       汉代,鸣沙山被称为神沙山、沙角山。最早在东汉辛氏《三秦记》中有“河西有沙角山,峰崿危峻,逾于石山,其沙粒粗色黄,有如乾糒……人欲登峰,必步下入穴,即有鼓角之声,震动人足”的记载。 魏晋,始称鸣沙山。 

月牙泉

       汉代,月牙泉被称为沙井。唐代,被称为药泉。清代,始称月牙泉。

地理环境

       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千米处,景区范围界定为76.82平方千米,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.79平方千米,规划外围控制地带面积为136.04平方千米。

       景区内地貌主要有大、小泉湾和周围的鸣沙山组成。小泉湾是间于东沙山与北沙山的洼地,主要用于办公和生活区。大泉湾是北沙山与南山之间的洼地,是景区的核心,月牙泉和月泉阁等古建筑群分布其内。